蓝鲸新闻11月18日讯(记者 赵凯)最近一款“电子咖啡手环”在互联网引发了不小的舆论风波。
电子咖啡手环号称能替代咖啡、实现“物理提神”,并能通过微电流技术缓解疲劳、促进运动恢复、甚至提升注意力。究竟是新科技还是智商税?
近900元的电子咖啡“已售罄”?
“累了困了就戴电子咖啡”,在“电子咖啡手环”的商品页上,这句slogan格外醒目,下方紧跟着一个“不含咖啡因”的标识。根据相关商品页介绍,长期佩戴电子咖啡的好处包括缓解压力改善疲劳体质,提高心率HRV促进运动后恢复,提升专注力学习工作更高效。
“电子咖啡手环”强大的“功效”在社交媒体引发了不小的争议,有网友戏称这是“电子镣铐”,“当代悬梁刺股”,还有网友则认为手环的售价过高。
蓝鲸新闻记者查询发现,这款手环售价为899元,但目前已无法在各大电商平台检索到,蓝鲸新闻记者就此咨询多个电商平台客服,客服均表示相关手环已售罄,正在补货中。
不过值得注意的是,一面是“已售罄”的销售火热,另一面该手环品牌方舒乐定在社交媒体开启了“防打扰保护功能”。
事实上引发网友热议的“电子咖啡手环”并不是最近才出现的新产品,早在2023年就曾有媒体进行相关报道,据澎湃新闻当时报道,电子咖啡手环是越凡医疗2023年新推出的产品,可以通过正中神经刺激增加脑供血,并把兴奋递质传递到大脑皮层神经元。同时,手环发出的特定波长蓝光可以增加前额叶氧合血红蛋白量,从而快速实现提神、抗疲劳的目标。
蓝鲸新闻通过天眼查APP查询发现,电子咖啡背后的公司是宁波越凡医疗科技有限公司,该公司成立于2014年,注册资本2000万元,实际控制人和受益所有人为越凡医疗董事长纪华雷。
除电子咖啡手环外,越凡医疗的产品还包括减肥手环、防晕车手环等,据证券日报报道,越凡医疗减肥手环可降低胃酸分泌,提高饱腹感,进而通过降低摄入量的方式帮助用户控制食欲。
一只手环的能量相当于几十杯咖啡?专家提醒:高度警惕
售价899元的“电子咖啡手环”一下子点燃了互联网,但事实上类似的产品并非一家独有。蓝鲸新闻记者以“电子咖啡手环”为关键词在电商平台检索发现,产品售价跨度较大,从200元至800元不等。事实上这种通过微电流脉冲“优化”人体反应的尝试早有先例。此前,Pavlok手环就曾在国外引发广泛关注。
据南风窗报道,Pavlok于2014年左右进入公众视野,在产品官方网站上写道,这款手环通过“厌恶疗法”,训练大脑将想要戒除的习惯,与电脉冲带来的不适感建立联系,从而“戒掉”坏习惯。
从2014到2025,这类“自律神器”似乎一直被商人视作“金点子”,但效用和科学依据却一直存疑。
据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报道,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辛佳蔚表示:“从神经调节机制来看,微电流刺激确实能通过特定路径让大脑处于相对清醒状态,但‘相当于几十杯咖啡’的说法缺乏科学依据。”电子咖啡手环的核心原理,是通过腕部电极片释放微安至毫安级的温和电脉冲,作用于手腕内侧的正中神经——这根神经与大脑皮层直接相连,是传递感觉与运动信号的重要通道。
但辛佳蔚强调,这与咖啡的提神原理不同:咖啡因是通过“化学阻断”起效——它会抢占大脑中让人产生疲劳感的“腺苷受体”,相当于“堵住”了疲劳信号的传播通路;而微电流是“物理唤醒”,通过刺激神经通路直接提升大脑兴奋性。两者没有任何可比性,“相当于几十杯咖啡”的说法,本质是模糊了物理作用与化学作用的区别,容易让消费者误解。
据封面新闻报道,专家提醒称,“电子咖啡手环”模糊了物理神经刺激与咖啡因化学提神之间的本质区别,“尽管厂商称其电流在安全范围内,但特定人群需高度警惕。例如,佩戴心脏起搏器、患有严重心律失常等心脏疾病者应禁止使用;孕妇、癫痫患者等也应谨慎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