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前我真的不理解,为什么那么多人愿意花比Windows贵一大截的价格去买一台苹果MacBook笔记本。毕竟同价位下,Windows笔记本看起来硬件更强、接口更多、甚至还能跑游戏。直到我自己真的入手了一台MacBook之后,那种“看似溢价实则合理”的设计与体验,让我终于明白——有些产品不是为了参数服务,而是让使用本身变得轻松、顺滑、甚至有点“治愈”。一句话总结就是——用了就回不去,而且是真的香。

如今可选择的MacBook型号不少,从Pro到Air,从13英寸到16英寸,但如果从性价比和实用性来排序,那么MacBook Air 13英寸M4版本毫无疑问是最值得买的那一款。我自己使用这台电脑已经有一段时间了,它轻、静、顺滑、省心,不仅比我之前七八千入手的Windows本强,而且使用体验完全不在一个维度。特别是软件优化、续航、操作逻辑、触控板手势,真的不是堆配置能堆出来的东西。

MacBook Air 13英寸M4版最大的意义在于——它证明轻薄不代表妥协性能。M4芯片采用第二代3nm工艺,10核CPU的性能相比上一代提升明显,单核约3250分、多核约15200分,这已经超过了不少厚重游戏本的CPU表现。如果你需要处理文档、剪辑短视频、照片修图、运行AI模型,这台机器可以跑得优雅、高效、不吵、不热。

内存从16GB起步,统一内存架构让软件之间切换几乎没有延迟,多任务处理时那种“毫无阻力感”,是Windows笔记本需要数倍内存也堆不出来的体验。
得益于M4芯片优秀的功耗表现,视频播放最长18小时,网页浏览12-15小时,办公10-12小时,而且Air笔记本采用了无风扇设计,始终保持安静——没有风扇声、没有热风喷射,你甚至会忘记它正在进行高负载计算。

机身重量和外观设计方面,1.24kg重量、11.3mm厚度,全金属一体成型机身不仅轻薄,而且坚固耐用。新加入的Sky Blue配色让整台电脑多了一点浪漫气质,而MagSafe磁吸充电接口依旧是“救命设计”,有人绊到充电线?没关系,它会自动断开,而不是把电脑拖到地上。
屏幕依旧是苹果强项,13.6英寸Liquid视网膜显示屏支持P3广色域,色彩准确、细腻、柔和。立体声扬声器、空间音频和杜比全景声让它在观影与听歌上比很多“影音本”更像影音本。
Mac生态真正可怕的不是硬件,而是人与设备之间的无感协同,比如:AirDrop跨设备传输、通用剪贴板复制iPhone粘贴Mac、文件同步、Stage Manager台前调度。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用着Mac之后再也不想回去。它不是工具,它是效率体系。

所以如果你想要轻薄便携、长续航、稳定流畅、高效率以及无噪音的体验,目前来看MacBook Air 13英寸M4版是非常超值的选择,眼下的价格已经跌破了五千元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