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者11月19日获悉,六维力传感器龙头蓝点触控(北京)科技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蓝点触控”)最新完成C轮超亿元人民币融资。本轮由红杉中国领投,珠海科技产业集团跟投。值得注意的是,这已是公司时隔3个月完成的第二轮亿元级融资。
本轮融资将重点投入产品研发、产能提升、团队建设与海外市场拓展,进一步巩固公司在机器人智能化进程中的技术护城河,强化市场领先地位。
蓝点触控自2019年成立以来,专注于智能机器人力控技术的研发与产业化。公司核心产品六维力传感器与关节力矩传感器,凭借0.1%FS的高精度、10kHz高频响应等性能指标,打破海外厂商长期技术垄断。
公司核心团队来自航天科技集团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、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顶尖机构,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器人所名誉所长、国家863计划机器人专题专家组组长王田苗教授担任公司董事。公司已搭建涵盖高性能弹性体设计、嵌入式硬件电路、高精度结构解耦算法及六维同步校准在内的四大平台技术,能够将客户需求响应周期压缩至3—4周,大幅提升行业服务效率。
据悉,公司目前六维力传感器出货量已过万套,占国内人形机器人出货量80%;关节力矩传感器出货量突破10万套,占国内总出货量95%以上。产品已广泛应用于人形机器人、协作机器人、工业机器人等多元场景,客户覆盖智元机器人、小米机器人等行业标杆企业。在具身智能行业快速崛起的浪潮中,公司连续三年实现销售收入翻倍。
随着产品规模化出货,蓝点触控积极推进生产环节自动化改造与SOP标准化建设。据创始人刘吴月介绍,在广东新建的生产基地面积约1万平方米,新一代全自动机器人关节力传感器生产线已投产,成为国内首条专用机器人力传感器产线。该产线设计年产能达关节力传感器100万套、末端六维力传感器20万套,将推动该公司整体产能提升3至4倍。
随着具身智能技术不断成熟,人形机器人商业化明显提速。据预测,2025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商用出货量有望从2024年的约2000台增至10000台左右,产业爆发拐点临近。
力觉传感器作为机器人实现“触觉”与物理交互的核心部件,重要性愈发凸显。单台人形机器人通常需配备4个六维力传感器及28个关节力矩传感器,其成本约占整机BOM的15%,一个具备规模的新兴市场正加速形成。
刘吴月指出,当前机器人落地已超越“原型验证”阶段,在数据训练、迎宾展示、商演及部分工业有限场景中,正形成批量稳定需求。“数据训练”尤其关键——通过收集真实物理交互数据,训练和优化AI模型与控制算法,是高阶智能机器人的必由之路,而高精度力觉传感器正是核心“数据入口”。
面对行业热度,刘吴月表示,公司坚持“有限场景切入、螺旋迭代发展”的路径,不过度追求“大场景一步到位”,而是通过解决实际小场景问题,持续积累技术与产品能力。
据悉,蓝点触控已明确未来战略方向:推出面向下一代人形机器人的传感解决方案,并大举拓展海外市场。
刘吴月表示:“本轮融资不仅是资金支持,更是深度的战略协同。我们将携手红杉中国、珠海科技产业集团等伙伴,全力加速技术迭代和全球布局。”
目前,蓝点触控在欧洲市场已形成一定体量。依托航天级技术积累,其产品研发能力比肩国际企业,而凭借国内供应链优势与快速响应机制,产品迭代周期可压缩至2—3周,叠加航运周期仍显著快于国际竞争对手。此次引入红杉中国投资,可借助其国际资源能力,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