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元前600年,希腊哲人米利都的泰勒斯在自家小屋里逗猫。当他用琥珀摩擦猫毛时,惊讶地发现那块琥珀竟能吸起床上的羽毛。他不知道那是电子,只觉得那是一种神秘的“气”。“电”这个词,后来就从希腊语“琥珀”演化而来。
那一刻,人类第一次与“电”不期而遇。它来自最平凡的摩擦,却预示着最深远的奇迹。
一、从雷电到机器:人类与“天火”的约定
不止希腊,古埃及人也早已知道电的存在。尼罗河中有一种鱼,人若触碰,立刻感到麻木震颤。埃及人称它为“雷之使者”,甚至用它来治疗头痛与风湿。
数千年后,启蒙时代的欧洲重新点燃了对“天火”的好奇。1660年,德国科学家奥托·冯·盖里克像几千年前的泰勒斯那样,用手摩擦一块琥珀,却突然想到:“如果能制造一台能持续起电的机器,那该多好?”
一年后,世界上第一台“摩擦起电机”诞生了。一个大硫磺球固定在木制托架上,转动、摩擦、起电——微弱的火花在昏暗的房间里闪烁,那是人类第一次人工制造出的电光。
谁能想到,这个粗糙的硫磺球,会成为人类未来飞向太空的起点?

二、电的诱惑:从偷吻实验到青蛙腿的跳动
1730年,科学家乔治·博斯发现电荷可以暂时储存在绝缘体上。他由此设计了一场轰动伦敦的“电维纳斯”表演:
他邀请一位年轻女士站在绝缘板上,给她积聚静电。然后请一位男士上前亲吻——就在嘴唇相触的一瞬间,电火花迸发,全场惊叫。
电,从此不再是哲学家的神秘气息,而成了人类欲望与科学好奇心的共同产物。
到了18世纪末,意大利科学家加尔瓦尼在研究青蛙腿时发现,只要金属触碰肌肉,腿就会抽动。他以为那是动物体内的“生物电”。他的好友伏打却不认同,认为那其实是金属化学反应。
于是伏打用铜片、锌片和盐水层层叠加,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块电池——人类第一次真正驯服了电。
有趣的是,神话中,上帝用硫磺与火毁灭了索多玛。而人类,却用硫磺制造出第一台起电机。神的禁忌,被科学打破。从此,连“天火”也必须服从人类的意志。

三、从电到石头:文明的炼金术
如果说电是人类与自然的第一次握手,那么芯片,就是人类与神性之间的第二次对视。
想想看,一块毫无思想的石头——被人类从石英砂中提炼成透明的多晶硅,加热到1700℃,拉成单晶硅棒,再切成薄如蝉翼的晶圆。
接着,人类用光刻机将电路“印”在其上,再经过上百道蚀刻、沉积、掺杂等工序,一枚芯片——一座微观的“电子神庙”——由此诞生。
在显微镜下,电子如同祷告者般闪烁。光在其中流动,记忆与意识在闪烁间被创造。
上帝说,要有光,于是有了光。人类说,要有芯片,于是有了手机、电脑、火箭与飞船。
但科技的伟大,并不能遮掩人性的贪婪。当电与石头被驯服,新的神庙建起后——谁,才是这座神庙的祭司?

四、张忠谋:天火之后的“芯片之父”
1931年,浙江鄞县,一个名叫张忠谋的孩子诞生。他的童年是一场不断逃亡的旅程——南京、广州、香港、重庆、上海……六个城市,十个学校。战火让他早早理解了“秩序”与“混乱”的代价。
他的父亲张蔚观,信奉胡适提倡的“民主与科学”,但理想最终败给了生活。在纽约,他和妻子开了一家小店,靠双手谋生。他的一生被时代吞噬,却把坚韧、理性和信念传给了儿子。
张忠谋早年梦想成为作家,但父亲劝他务实。于是他进入MIT,毕业后投身半导体产业。在德州仪器一路做到集团总经理,却因理念不合辞职。
52岁那年,他似乎到了该“退休”的年纪。但命运却递来一封邀请函——来自台湾。
冷战后期,美国为了重组科技体系,将部分技术与产业布局外移至盟友手中。张忠谋因此被推荐为“台湾半导体计划”的核心人选。1987年,他创办了台积电。
台积电不是一家公司,它是冷战的产物、科技的转折点、更是人类对“精度”“时间”“秩序”的极致信仰。

五、护国神山与科技的阴影
今天的台积电,掌握了全球七成高端芯片制造能力。它不仅是苹果、谷歌、英伟达的供应商,更是AI、自动驾驶、量子计算等前沿产业的“炼金师”。
2024年,台积电营收900亿美元,占台湾GDP的一成。带动上下游产业后,其经济影响甚至达到18%。
然而,任何无法被替代的存在,都潜藏着危险。
台积电的内部权力斗争、继任危机、外部地缘政治压力——这些都在提醒人们:科技的巅峰,往往也是风险的深渊。
2025年,随着AI热潮席卷全球,半导体进入“超级周期”。台积电第三季度营收高达331亿美元,同比增长40%。但如果AI泡沫破裂,台积电也难免受伤。
伟大的科技,终究无法超越复杂的人性。拳头、联盟、威胁与博弈——决定未来的,从来不只是算法与纳米工艺。

六、从琥珀到芯片:人类的圆环
想象一下,如果能穿越回过去——你会选择见证泰勒斯摩擦琥珀?还是伏打发明电池?或许,你会想去1960年代,看阿姆斯特朗踏上月球的那一步。
那是人类历史上最浪漫的时代。加加林仰望太空说:“地球是蓝色的。”阿姆斯特朗在月球上说:“这是个人的一小步,却是人类的一大步。”
而今天,当我们低头看着手机、AI与芯片,那其实是泰勒斯那块琥珀,经过两千年之后的延续。
人类从天火中点燃了文明,又在石头中造出了新的光。
但别忘了,科技再伟大,也需要信仰——那是一种对秩序、流程、时间与细节的敬畏。
没有敬畏,就没有文明。没有敬畏,就没有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