搭载“祖冲之三号”同款芯片的超导量子计算机“天衍-287”已正式运行。
一台优秀的超导量子计算机,离不开高精度、高可靠的测控设备。作为超导量子计算机的重要组成部分,测控电子学设备就相当于是经典计算机的“主板”,能够极大地影响量子计算机的整体性能。
而一直以来,这类高性能测控设备几乎被国外垄断,采购成本高、交付周期长、保密风险大。现在,国产量子测控设备正以惊人的速度追赶,ez-Q®Engine 2.0就是其中的代表性成果。
◢

全自主研发的
国产超导量子计算测控系统
国内体积最小、性能最优的超导量子计算操控系统ez-Q®Engine 2.0,已为目前最高水准的“祖冲之三号”、国内单台比特数最多的“天衍504”等超导量子计算机提供服务。
超导量子计算操控系统是超导量子计算机的重要组成部分,负责量子计算芯片的交互,实现信号的精确生成、传输和处理,就像是“量子系统的大脑接口”,能够将设定的指令(比如对某个量子比特施加一个门操作)精准、稳定、快速地转化成电子脉冲,发送给量子芯片;又把量子芯片返回的微弱读出信号可靠捕捉并反馈处理。

△ 超导量子计算测控系统ez-Q®Engine 2.0
ez-Q®Engine 2.0由硬件、软件系统组成。较上一代集成度提升10倍以上,核心元器件使用国产化设计,提升操控精度的同时大幅降低成本。
什么是国产电子学设备?
在构建超导量子计算机的过程中,除了量子芯片本身,量子操控系统所依赖的电子学设备是至关重要的“幕后硬件”。
这里的“电子学设备”,主要指用于操控与读出量子芯片的硬件系统,包括:
• 射频信号生成与采集模块(用于读出与控制量子比特)
• 波形生成与输出模块(实现XY和Z通道操作)
• 本振、混频与反馈模块(支撑低延迟反馈)
• 系统同步与时钟分发模块(保障时序精度)
“国产”,不仅意味着设备的制造、设计来自本土团队,更重要的是:内核架构、自主协议、软件控制与系统优化全部可控,彻底打破依赖进口硬件“黑盒子”的局面。
ez-Q Engine 2.0
国产电子学设备中的“多面冠军”
作为国盾量子推出的第二代操控系统,ez-Q Engine 2.0面向千比特量级超导量子计算应用,覆盖测控系统的核心环节,从架构、性能到应用体验都做到了国际领先水平。它由三大模块组成:
1. 机箱平台:高度集成,支持系统级扩展
• 单机箱最大可支持128路XY、320路Z、8路RO、8路RI、8路Pump通道,多机箱规模下可支持千比特测控。
• 10U定制结构,双风扇风道+冗余电源,支持堆叠、热切换,系统运行更稳定。
• 时钟同步模块支持皮秒级同步,适配大规模量子处理器。
注*类比理解:你可以把它看作量子“主控舱”+“通信基站”+“时钟中枢”的一体化机柜。
2. 读出系统:高速采样+原生反馈
• 基带板通过12GS/s DAC合成基带信号,混频生成6–8GHz的读出信号,信号质量高、带宽宽达≥1.5GHz。
• 无需混频器校准,解模算法硬件实现,提升读出信噪比。
• 支持IQ均值统计、态概率统计、低延迟反馈(≤100ns),极大提高实验效率。
注*类比理解:就像一台可以自动识别信号的高端“AI声纳系统”,能听清微弱的量子回声,并及时做出反应。
3. 调控系统:小体积,大能力
• 每个调控板卡可提供8路XY+20路Z通道,控制8个比特和12个耦合器,仅占1个插槽。
• 全通道采用序列控制器统一编程,兼容波形缓存、硬件生成、乒乓缓存等高效数据机制。
• 更新率高达12GS/s(XY)/ 1GS/s(Z),支持≥400MHz带宽和≤–50 dBc SFDR,保障信号保真度。
注*类比理解:这是一台精密的“信号织布机”,高频高精密地织出量子操作的脉冲图样。
为什么ez-Q Engine 2.0
能成为“国产替代优选”?
▷ 技术性能全面对标国际一流:
项目
ez-Q Engine 2.0参数
国际同类标准
XY通道带宽
≥400 MHz
通用水平
DAC采样率
12 GS/s
高性能主流水平
解模延迟
≤100 ns
处于全球领先梯队
反馈支持
支持
本地+全局反馈
多数同类
不支持全局
软件系统
自动标定、实时反馈、远程控制
自研系统优势
▷ 工程适配度高:
• 全接口前面板暴露,无需跳线,部署便捷。
• 支持“刀片+机箱”或“机箱+机柜”两种部署模式。
• 与国产低温系统、芯片完美配合,实现真正全链条自主可控。
▷ 国产可持续交付保障:
• 由国盾量子自主设计,拥有全产业链自主知识产权,可持续迭代、批量供货、全生命周期支持。
ez-Q Engine 2.0
适合谁用?能用在哪?
无论是量子物理研究者、实验室工程人员,还是正在参与量子产业化部署的企业团队,ez-Q Engine都可以提供:
• 灵活比特数测控方案(支持8–3000比特)
• 支持多台量子计算机集中管理、并行测控
• 适配读出链、控制链、反馈链全流程操作
已经在中科大科研团队、国盾量子自研量子计算平台中长期实测验证,性能稳定可靠。
真正能落地的国产替代
在量子计算赛道的“硬核拼图”中,国产电子学设备从最初的补位,到如今的全模块可替代,正在构筑中国量子产业化的“算力底座”。
ez-Q Engine 2.0不仅是一个操控系统,它代表了中国在底层控制硬件领域的全面自主,也为未来百比特、千比特、乃至万比特量子系统提供了坚实基础。
作者:方雨荷 郑书悦
编辑:田倩倩
执行主编:李婧卿
审核:查子龙 叶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