截至2025年11月14日收盘,微导纳米(688147)报收于57.58元,较上周的50.96元上涨12.99%。本周,微导纳米11月14日盘中最高价报61.17元。11月12日盘中最低价报48.18元。微导纳米当前最新总市值265.53亿元,在光伏设备板块市值排名20/64,在两市A股市值排名708/5165。
本周关注点
公司将显著受益于国内存储芯片头部客户的加速扩产与工艺升级。公司作为国内领先的LD与高端CVD设备供应商,设备已广泛应用于国产存储芯片产线,半导体新增订单中超过80%来自于存储芯片NND与DRM头部客户。为满足持续增长的市场需求,公司正积极扩大核心产品产能。同时,公司还在持续推出新产品,相关工艺技术对推动存储芯片技术迭代尤其是3D DRM、3D NND技术的研发与产业化具有关键支撑作用。展望未来,随着存储芯片3D结构堆叠层数持续提升及客户产能规模加速扩张,相关设备需求有望持续放量。
公司是国内领先的LD设备供应商,相关产品涵盖了行业所需主流LD薄膜材料及工艺,在高介电常数材料、金属化合物薄膜等领域均实现了产业化应用,量产规模不断增加。高端CVD设备方面,公司实现了硬掩膜等关键工艺的技术和产业化突破,订单和产品规模持续增长。
随着存储芯片转向3D架构,堆叠层数不断增加,器件结构日趋复杂。在此背景下,传统沉积工艺已难以在复杂三维结构内实现均匀、保形的薄膜沉积。LD(原子层沉积)技术凭借其优异的三维覆盖能力和原子级膜厚控制精度,成为制造3D NND和3D DRM不可或缺的核心工艺。在国产存储芯片向更高层数与技术节点迭代的过程中,LD技术的作用愈发关键,需求持续提升。
CVD硬掩膜工艺是集成电路领域应用广泛的工艺之一,尤其是无定形碳沉积的硬掩膜,属于其中最为先进和有技术难度的部分之一。该工艺制备的无定形碳硬掩膜具有优异的刻蚀选择比,能够在长时间刻蚀过程中保持图形完整性,确保在数百层的堆叠结构中将设计图形精准转移到下层介质,为实现存储芯片的高密度集成提供了关键技术保障。
除存储芯片外,公司在逻辑芯片和先进封装领域均取得重要突破。逻辑芯片领域,公司与国内主流厂商保持着稳定合作,多款设备已通过客户严格的技术验证,关键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,能够满足国内客户当前技术的需求以及未来技术更迭的需要。随着国内市场对高端国产薄膜沉积设备需求的增长,该领域业务有望保持增长态势。先进封装领域,公司相关设备已在客户端进行验证,并与多家潜在客户开展技术交流。公司作为国内少数具备该领域设备研发与生产能力的企业之一,具有先发优势,相关业务预计将获得良好的发展机遇。
公司定位为国产高端薄膜沉积技术领域的创新引领者。我国半导体设备产业在部分细分领域已取得显著进步,但整体国产化率仍处于较低水平,尤其在薄膜沉积等核心设备领域,中高端产品的国产化进程明显滞后,相关产品的需求尤为紧迫。公司凭借在高端薄膜沉积领域的技术积累,持续助力国内半导体产业的发展。过去几年,公司聚焦于国内半导体产业最亟需关键工艺环节,在LD、高端CVD等设备上取得了一系列技术突破并实现产业化应用,产品技术获得了逻辑、存储、先进封装、化合物半导体等多个领域头部客户的认可,并持续获得高端薄膜沉积设备的订单。未来,公司将继续聚焦半导体高端薄膜工艺和解决方案,持续推动半导体设备国产化进程,服务并引领半导体新架构、新器件发展。
公司公告汇总
江苏微导纳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2024年11月15日披露股份回购方案,拟使用自有资金及专项贷款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回购股份,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,回购金额为4,000万元至8,000万元,价格上限为42.72元/股。截至2025年11月13日,公司已完成回购,累计回购股份2,901,842股,占总股本0.63%,实际支付金额79,526,891.92元,回购价格区间为23.66元/股至30.70元/股。回购股份存放于专用证券账户,将在三年内用于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,未转让部分将依法注销。
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,由AI算法生成(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),不构成投资建议。